延迟退休与权力的傲慢
人大常委会2024年9月批准了将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分阶段提高退休年龄的决定。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,逐步递增,最终在2040年达到63岁;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从55岁将提高至58岁;女性工人从50岁退休延迟到55岁。同时,养老基金缴费的时间也从15年延长至20年。然而,这种立法并不真正地解决问题,仅仅是彰显出公权力为所欲为的傲慢罢了。
2019-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预测
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-2050》
按此数据官宣延退的理由是养老金的不足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的“未富先老”。然后,这只是事情的表象,那么其中的实质又是什么呢,且分析一下。
先看看养老的三个等级:
- 下等是草芥: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平均200元/月 → 月交:15~400元
- 中等是牛马: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:平均基本养老金3050元/月 → 月交工资20%(公司12%+个人8%), 以广东省平均计算工资11121元/月计算约为2224元/月
- 上等是公仆:机关事业单位退休,平均基本养老金6045元/月 → 2014年10月前分文不交
分析延迟退休支持者和反对者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支持延迟退休者,大多是既有养老体制的受益者,而反对者则多是相对被剥夺群体,甚至是受损者。中国在养老上实行的是双轨制,机关和事业单位发养老金,退休的替代率大约在80~90%,也是就退休后仍然享受上班时80~90%的收入,2022年人均基本养老金6045元/月;而企业单位是自己缴养老保险,替代率大约在42.9%,远低于国际警戒线55%,更远低于体制内,人均基本养老金不到3050元/月。体制内砖家们发现年轻人口减少,难以继续维持如此高的待遇,于是在2013年首次提出延迟退休。官员和专家的如意算盘是牛马们再多工作几年、不仅多存退休金同时又少花点退休金。然而,如此难看的吃相一经提出便激起舆论的滔天巨浪。
曹林在2013年4月20日《中国青年报》头版文章《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:支持延迟退休者,因为这不仅不触动官员的既得利益,还能给他们带来利益;人们其实不是反对延迟退休,而更多是反感政府在双轨制改革上对民意的漠视,动不了官员和专家,就拣软柿子捏。
虽然说2024年10月双轨制已经取消,这也仅仅是不再增加新的退休特权阶层布局。2024年10月前退休的特权阶层未来20~30年仍要高高在上享受牛马们工作也难以企及的生活。
本来打算找点数据来展示一下社保基金支出的情况,然而始终找不到各省社会基金的支出情况,开明的省能公布一个总金额,盖子捂得严的省总数也是机密,其中不知道有多少见不得光的事。
按现在延迟退休立法的逻辑,如果将来养老金还是不够,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取消养老待遇,或者取消退休呢?
解决办法
- 冻结体制内退休待遇,十年内不得提高,节省资金并实现养老待遇的真正并轨。
- 降低公务员待遇,从根本上减少公务员的吸引力;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,发展经济,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,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。
- 建立公务员薪酬约束机制:公务员的工资应该通过独立、透明的机制来决定,而不是由政府内部自己说了算。只有工资制度公开透明,才能防止利益冲突,避免公务员体系过度优待自己。
- 法律要体现全民意志,立法必须得到人民授权:无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其他政策,法律的制定应该体现全民的意志,而不是少数人说了算。法律是为了保障所有人的权利,不是为了服务某个群体的利益。所以,立法过程必须听取人民的意见,获得大家的同意,才能真正为社会的长远利益服务。
参考资料: